石英样品池是紫外-可见-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核心光学元件,因其在190-2500nm波段具有优异的透光性与化学稳定性,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、药物分析、纳米材料表征等领域。然而,石英材质虽耐高温、抗腐蚀,却易因表面划伤、污染物吸附、应力裂纹或密封失效导致透光率下降、基线漂移甚至数据失真。科学规范的维护石英样品池,是保障光谱准确性的关键。

一、使用后即时清洗(每次实验结束)
立即冲洗:用去离子水或适当溶剂(如乙醇、丙酮)快速冲洗,防止样品干结;
避免强碱强酸长时间浸泡:浓磷酸及热浓碱液会腐蚀石英,清洗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内;
禁用硬物刷洗:仅使用柔软无绒布、镜头纸或专用海绵,防止划伤光学面。
二、深度清洁与去污处理(每周或污染后)
有机残留:用铬酸洗液(慎用)或7:3的硫酸-双氧水混合液浸泡10分钟,再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;
无机盐/金属离子沉积:采用5%稀硝酸或EDTA溶液超声清洗10-15分钟;
蛋白质或生物膜:用0.1MNaOH或专用酶清洗剂处理,随后冲洗;
超声辅助:将样品池置于盛有清洗液的烧杯中超声(功率≤100W),避免直接接触超声槽底。
三、干燥与存放规范
自然晾干或氮气吹干:禁止高温烘烤(>150℃可能引发应力裂纹);
专用存放盒:置于带软垫分隔的洁净盒中,光学面朝上,避免叠放碰撞;
环境要求:存放于干燥、避光、无尘柜内,湿度<50%,远离酸雾与有机溶剂蒸气。
四、定期性能检查
透光率测试:每月用空白溶剂(如水或乙醇)扫描基线,若200nm处吸光度>0.01,表明有污染或损伤;
目视检查:在强光下观察是否有划痕、白斑、裂纹或水渍残留;
密封性验证(带盖样品池):注水后倒置,检查是否渗漏。